天气预报: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有时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东南风4级左右,气温:26到34℃。14日多云;15日多云,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邗江气象台12日16时发布(如需了解更多天气详情,请拨打0514-87830121)

无障碍版  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政府欢迎您的访问!

用户中心

智能问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十四五”规划
分享到:
扬州市邗江区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 2022-08-11 10:49
  • 来源: 农业农村局
  • 访问量:
  • 【字体:    

  

“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十三五”期间,扬州市邗江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的“三农”工作战略部署,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和不竭动力。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首个五年,也是扬州市邗江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五年。为实现扬州的第四次辉煌,引领邗江区全面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尽早实现邗江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邗江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根据《江苏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实 《扬州市邗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扬州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等上位规划,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规划基础

第一章 农情基础

第二章 十三五规划执行

一、十三五期间邗江三农发展主要成就

二、十三五邗江三农工作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十四五规划背景

一、国家和省市战略高度重视

二、邗江城镇化加速推进

三、邗江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速形成

四、邗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加速更新

五、邗江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第二部分规划目标

第四章 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目标

三、具体指标

第三部分规划设定

第五章 布局五项重点

一、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突出乡村宜居宜业,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确保农民富裕富足,推进农民的现代化提升

四、加大城乡融合力度,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六章 聚焦五大工程

一、农业现代化——主粮基地工程

二、农业现代化——农业品牌提升工程

三、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工程

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工程

五、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工程

第四部分规划保障

第七章 规划保障

一、规划引领,强化落地落实

二、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三、经费保障,强化优先发展

四、严格督查,强化考核保障

五、优化政策,强化要素保障

六、协同创新,强化科技保障

七、培育队伍,强化人才保障

名词注释:

规划附图

附图1 邗江区划图

附图2 邗江区位以及328科创拓展方向图

附图4 “十四五邗江农村规划图

附图5 “十四五邗江主粮产区规划图

附图6邗江区生态红线

附图7邗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


第一部分   规划基础

第一章 农情基础

邗江是古扬州的发祥地,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美誉,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迄今已有2500年历史。邗江区位于东经 11916~11931′,北纬 3213~3240′,地处江苏省中部,东与江都、广陵毗连,南临长江,西与仪征接壤,北濒邵伯湖与高邮相连,拥有 26.8 公里长江岸线资源,G40G328国道在南部贯穿东西,启扬高速(西北绕城高速)在西、北穿境而过,把邗江区隔成内部的城市发展区和外部的农村发展区。邗江区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

邗江区中心地带东接扬州市主城区,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定位长江生态保护区;西北绕城高速西侧与仪征市接壤;西北部属于丘陵地区,适宜发展节水农业;北部湖积平原为黏土农耕区,地力肥沃,适合传统稻麦油类作物种植;东北濒临高邮湖,适合渔业发展。总体上,邗江区的气候及土壤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南北方植物理想的引种过渡地带。

邗江区现辖有 6个镇、8 个街道办事处和1 个经济开发区(见附图1),共91个村(19个村居合一)、52 个居委会、16万户,常住人口72.69万人,户籍总人口 52.57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 12.76 万人,城镇人口占 87.3%;农业从业人员2.04万人。全区耕地面积26.57万亩,其中,秋季水稻种植面积16.1万亩,占比61%;夏季麦类种植面积9.9万亩、占比37.3%;油菜种植面积0.48万亩、占比1.9%。邗江区的维扬经济开发区、邗上、竹西、双桥街道已经完全城市化;汊河、蒋王、杨庙、西湖、槐泗地处城区近郊,农业发展受限,农用地也极少;南部瓜洲镇是长江生态保护区,仅有耕地1700亩;北部甘泉、杨寿、方巷、槐泗、公道是邗江的粮食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约为12.5万亩,占邗江区水稻种植面积的近八成。

2020年,邗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031亿元,综合实力位居中国市辖区百强区排名第24位,连续第七年实现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的持续进位,位列苏中第一,其中农业增加值为22.5亿元、占比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961


第二章 “十三五”规划执行

一、“十三五”期间邗江“三农”发展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邗江区认真贯彻党的农村政策和省、市有关“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坚持市场导向,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释放农村农业发展活力,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协调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各项预期目标。

(一)农民增收显著,扶贫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202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40亿元,比2015年增长20%,“十三五”年均增长4%。农民人均收入达2.5万元,比2015年增加了0.7万元,“十三五”年均增长8.5%左右。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超过“十三五”规划的预期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区紧紧围绕“到2020年确保低收入人口全面按标准脱贫”目标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决策部署,聚焦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两个重点,着力“三个精准”,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推动“两不愁、三保障”高质量脱贫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十三五”期间邗江区连续出台三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鼓励发展物业光伏项目、实施产业扶贫、盘活“四老”资源、开展村企共建等,多途径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区517户、1370人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在“十三五”期间已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家庭人均年收入达14000元,33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在70万元以上。“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6000多万元,实现农村整体脱贫。

(二)粮食生产稳定、粮食安全,农业产业结构合理

截至2020年底,全区已完成22.0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0.51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两区划定任务,建立数据库,并通过验收。各地运用测土配方施肥和植保社会化服务等精细化农业手段,培育优质稻米、专用小麦,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全区建有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项目1个,2020年粮食总产量12.57万吨,主粮生产自给率达85%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现代畜禽养殖业、花果苗木业、设施蔬菜等高效农业产业,完成了《扬州市邗江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编制工作,瓜洲、公道、甘泉、方巷等地的乡村旅游业,杨寿、公道的生猪畜禽产业,甘泉的樱花产业,槐泗的蔬菜产业,新盛、杨庙的茶叶产业,公道、方巷的渔业产业等都已初具规模。

(三)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建设取得突破

“十三五”期末,全区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已达90%,农业科技贡献率为7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86%。“十三五”期间邗江区新增各类农机装备962台套,建成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省级示范区,入选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县市”。杨寿、方巷、公道等镇的机插秧合作社、无人机飞防植保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服务好邗江本地农业生产,还常年为其他地区提供专业化农业生产服务。

“十三五”期间,全区制定了粮油、畜禽、水产、蔬菜、林果、特经等六大类主要农产品的市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近20项,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万亩,认证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5个,建成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0.5万亩。

(四)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区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成功承办了扬州市农业招商(上海)恳谈会、扬州市首届农民丰收节,全国乡村产业振兴推进会和全省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工作会议,承办了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扬州分会场,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会和推介活动30余次。

“十三五”期间,邗江区开展了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监测和认定工作。截至“十三五”期末,全区拥有农业龙头企业27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15家、区级7家,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年产值达32亿元。全区还成功创建了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个、市级2个,成功挂牌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农业板”企业2家,同时建成扬州粮食储运加工有限公司。

(五)乡镇工业增势强劲,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

全区乡镇工业坚持“项目拉动、三资联动、改革驱动、园区推动”发展战略,基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加强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2020年末,全区乡镇工业开票销售695亿元,占邗江区工业经济60%以上,“十三五”期间乡镇工业年均增长10%以上。

对应着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区积极开展农民非农专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增2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非农就业劳动力占农村全部劳动力的95%,已经成为农民就业、创业、增收的主要途径。

(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乡村旅游建设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期间,全区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实现农村生活垃圾100%集中收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9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97%;农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100%,获得省“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区荣誉称号,镇村公交开通率100%;“绿美村庄”工程完成率100%;完成县乡河道疏浚土方541万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6%;实施了沿湖村、爱国村等5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打造出花瓶村、长塘村等1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成了建华村、赤岸村等60个“美丽乡村”,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区农村生态改善明显。村庄绿化覆盖率达29%,比期初提高了5个百分点;平均农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9天,比“十二五”期间增加11天,PM2.5年平均浓度比期初下降了7.5%;农村水体改善明显,所有河流都得到整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完成了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邵伯湖退养还湖和湿地恢复、长江禁捕、绿满邗江等重大生态工程。方巷镇完成邵伯湖退养还湖8843.9亩,其中拆除持证围网7665.8亩、有批文集体养殖868.1亩、公道河围网养殖310亩,依法注销水域滩涂养殖证156户,建立和落实退养还湖长效机制,持证养殖户全部进保;瓜洲镇长江捕捞生产型渔民已经全部退出,共收回长江捕捞证及船舶证书214本,进保渔民1381人。

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全区的休闲观光农业的大发展。甘泉街道“爱情小镇•天使城”,通过“樱花节”的丰富活动,打造爱情天使的乡村旅游文化;蒋王街道“都市农业观光园”,开启市民种菜的新模式;瓜洲发展了特色民宿;北湖湿地公园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方巷镇沿湖村,在退养还湖、退渔还湿的过程中,实现了从捕鱼卖鱼到“渔文化旅游”的转变,并获得了“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最美渔村”等称号。

“十三五”期间,全区建立休闲观光农业点近百家,其中四星级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企业4家、三星级企业1家,江苏省休闲农业示范村2家,江苏省精品村1家,江苏省主题创意农园3家,市级精品村1家,美丽宜居乡村41个。2020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收入达1.8亿元。

(七)土地流转力度加大,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落实

“十三五”期末,全区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3.98万亩,流转率达65%。同时,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十三五”期间完成了土地复垦0.6万亩,实现了耕地占补动态平衡,有力支持了全区的建设用地指标需求。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征地补偿费足额按时发放,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十三五”时期,共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规模经营种植补贴(2018年后为稻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补贴等支农补贴资金 18749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

(八)城镇化转移农民加速,高标准农田建设成绩显著

  “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实现15.5万人邗江农民进入城镇,城镇化率达到了80%,实现了邗江区域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向城镇市民的生活方式转换。其中,邗上、双桥、新盛、维扬等镇(街道)已经率先完全实现城市化。西湖、蒋王、汊河、竹西等街道将在“十四五”期间迅速进入实现城市化后的社区居民管理时代。

“十三五”以来,全区累计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6552万元,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2个,新增高标准农田3.9万亩。完成全区划定“两区”地块面积13.4万亩。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水稻13.4万亩、小麦8.6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油菜0.5万亩。“两区”划定工作,涉及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1.6万亩、一般农用地1.8万亩。

(九)法治建设成效明显,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邗江区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健全农业执法体系、规范执法机制、强化普法宣传,制定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优化准入管理措施、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优化准入管理措施、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核发优化准入管理措施等规范性文件,基本形成农业执法工作与监督工作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十三五”期间,开展农资市场大检查以及农资产品质量抽检,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8500多人次,检查种植、养殖企业1800多家次;检查各类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近1500家次;检查水稻种子500多万公斤、农药450多个品种、肥料200多个品种;行政处罚220件,罚款额近35万元。

“十三五”期间,邗江区立足大病统筹,构建起农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现辖区内农民应保尽保。与此同时,针对农民的养老问题,构建了“基本养老和失地农民保险”的双重社保制度,提高了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十三五”期间实现农村基本养老进保人数达9万多人,占应保人数的100%

(十)农业园区建设迈出新步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持续深化

“十三五”期间,全区农业园区增加到8个。建成省级园区1个:公道现代渔业产业园;市级园区7个,分别是蒋王都市农业观光园、甘泉经济林果产业园、杨寿优质种猪繁育园区、方巷渔文化博览产业园、方巷鹅业产业园、槐泗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杨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区农业园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工作,紧扣集体资产量化、成员身份界定、集体股权量化、股权证书发放等关键环节,切实履行民主程序,妥善处理矛盾,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作用。“十三五”期末,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改革成效初显,行政村分红覆盖面达51%。“十三五”期间,按照“前期准备、入户调查、测量制图、公示审核、登记颁证、建档入库”六步工作法要求,高质量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共涉及84个村1602个村民小组,登记农户4.8万户、地块12.97万块、实测面积17.03万亩,颁发证书4.6万本,形成档案4.75万卷、数据库成果52.8GB,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部表彰为“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

二、“十三五”邗江“三农”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近郊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高效农业规模不大,土地集中度不够、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导致农业整体效益偏低,不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推进。

远郊镇工业基础薄弱,工业集中区发展力度不大,以工促农、以工富农的水平不高北部五镇的村级集体经济总体实力不够,大多数村仍处于保运转的状况,达不到强产业、促振兴的程度,客观上阻碍着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土地平整度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显得不够,适合大型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偏少,影响农业全程机械化以及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的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农业科技贡献率达不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邗江标志性农产品和标志性的农业产业。

(三)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和农民合作医疗保险水平整体还较低;主体农民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

(四)农村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特别是秸秆综合利用程度不够,目前秸秆还田率在95%左右,没有能做到全量还田,豆类等秸秆还没有综合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虽已达到97%,但生活污水入管网治理率只有58%。

只有切实解决好这些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三农”工作的好势头,实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跨越。


第三章 “十四五”规划背景

一、国家和省市战略高度重视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农村已经全面实现了小康社会,在“两个大局”意识的指引下,中央启动了“十四五”期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江苏省也对各市提出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工作部署,扬州市则明确提出了在“十四五”期末,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二、邗江城镇化加速推进

邗江区“十三五”以来的城镇化发展迅猛,从期初的55%到期末的近80%。“十四五”期间,邗江区的农村社会结构将会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速融合,邗江的城镇化进程将会加速推进,大量传统的农村人口将会进入城镇生活。预计到“十四五”期末,邗江的城镇化率将达到85%左右。邗江传统的农村人口结构、区位结构、经济结构、家庭结构等都会发生重大变化,年轻人出于教育、就业等原因会加速脱离传统农村甚至小城镇。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迁,将会导致农村格局、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城市和乡村资源配置、农村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重大转型变化。

三、邗江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速形成

“十三五”期间,邗江农业的生产经营者主要是60岁以上的纯农民,占农业从业人员的60%以上,其次为50-60岁之间的兼业农民,约占38%,50岁以下专业从事农业生产的约占2%。而正是这些不到2%的中青年,担负着邗江农业生产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的重任。“十四五”时期,一方面,老龄化、兼业化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将会加速退出农业行业;另一方面,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会加速形成,一批有志于从事农业农村发展的城市优秀人才队伍会加速形成并反哺农业农村。

四、邗江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加速更新

“十四五”时期,随着老年农民逐渐退出农业生产,农业的生产方式必将发生重大变革,传统的小而散的农业生产方式必定会被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所淘汰,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农业信息化、智能化、全程机械化等以适应劳动集约型农业的生产方式将会成为主流城市优秀人才流向农业农村也要求农业农村加大集体土地生产经营管理权的开放和土地资源要素流动。科学引导农业生产方式的更新,是邗江农业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体现。

五、邗江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十三五”期间,邗江主粮的总体产能虽说能够基本满足居民需求,但农产品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主粮供给有余,玉米、大豆、油菜籽等农作物供给严重不足;普通粮食多,高品质的粮食少。由于一年两季种植成本高、效益低,导致有些地区、有些农户把双季种植改成单季种植,季节性的抛荒现象比较突出。

“十四五”时期,邗江区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的数量、质量及其市场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农户扩大杂粮、油菜等种植面积。

综上所述的背景形势,“十四五”期间邗江将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点投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农民市民化等方面。


第二部分规划目标

第四章 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邗江区农业农村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论述为方向,深入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农业稳产保供、农村工作稳中求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坚守共同富裕方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巩固全面脱贫攻坚成果,防止滑坡返贫,让脱贫农民生活更上一层楼;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一体规划、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统筹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确保初级产品供给,坚决守牢邗江区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安全底线,大力提升邗江区农业品牌、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化、智能化农业,打造数字乡村,提升农村美丽宜居水平,提升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积极、稳步、扎实推进邗江的农业农村工作。

二、总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是邗江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国际经济深度调整、世界农产品价格的全面反弹有助于邗江区把握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同时,国内经济在后疫情时代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有利于邗江区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而江苏省“1+3”功能区战略下的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南京都市圈国家战略将为邗江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直接的政策利好。

邗江区作为扬州市经济最发达的区县,农业农村工作要努力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遵循科学发展新要求,顺应邗江区农民群众新期盼和时代前进新趋势,积极抢抓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十四五”期间,邗江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目标为: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指引下,突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着力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高品质生活、农村高效能治理根据“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要求,用三年左右时间,在扬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建设打造农村现代化样板区;到“十四五”期末,在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升邗江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质态,初步实现邗江区城乡融合发展,成功构建农民现代化实践区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建成现代化的生态型宜居邗江即:三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五年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质态,同时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农业方面,“十四五”期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工作抓手。南部的瓜洲镇应强化长江生态保护带建设汊河街道应结合市委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积极争取打造成328科创走廊核心功能拓展区(见附图2);蒋王、新盛、杨庙的西部甘泉、方巷、槐泗的南部(与城区的结合部)应立足特色农业形成乡村文化旅游带,农旅带内实现城市化、农旅带外作为两区划定功能区,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积极实施集中居住,通过土地整理项目,成片形成主粮化、机械化、信息化现代大田农业区(见3)。

农村方面,应结合农村现代化要求,考虑传统村庄人口不断减少的未来趋势,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宅基地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引导传统村落农村散居人口向城镇集中,让低效闲置土地资源变成农民致富和乡村发展的源头活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对接扬州市乡村振兴“五大工程”“十件大事”“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镇”农村现代化样板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邗江区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村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等重点工作,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倾斜,重点在各镇集中居住中心布局投放教育、医疗、文化、康养等相关公共资源,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同时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力度,引导乡村“五大”振兴(见4)。

展望 2035 年,全农业农村发展远景目标为:建成具有全省有重要影响力的农业强,农业现代化与农业装备智能化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数字、农田标准化同步发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城乡差距显著缩小,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                                                                                                                           

三、具体指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在确保完成“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年度考核指标”的基础上,结合“邗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指标体系等考核,制定邗江区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见表1)。

1:邗江区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分解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序号

三级指标

初始值(2020年)

目标值(2025年)

农业

农业

产能

1

粮食生产面积

27万亩

28万亩

2

粮食总产量

12.57万吨

13万吨

3

粮食自给率

85%

100%

4

油料自给率

60%

80%

6

提档新建高标准农田

——

0.6万亩

7

二次方整

——

0.5万亩

农业产业体系

8

农业总产值

40亿元

≥50亿元

9

乡村旅游业收入

1.5亿元

2.5亿元

10

农旅产业游客吸引度

150万人次/年

250万人次/年

11

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27家

35家

农业

科技

12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86%

≥88%

13

良种覆盖率

90%

≥96%

14

农业科技贡献率

73%

≥75%

15

农业信息化覆盖率

67%

≥80%

农业

规模

16

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80%

90%

17

畜禽规模养殖比

73%

90%

18

土地流转率

65%

≥95%

19

百亩以上家庭农场

187个

≥250个

绿色

生产

20

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

72.3%

≥80%

21

化肥、农药使用量增长

——

零增长

22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

95%

≥95%

23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96.1%

97.5%

24

农业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

73%

85%

农村

美丽

乡村

25

打造特色田园乡村

——

20 个

26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达标率

68.6%

100%

27

垃圾分类、集中、全域处理

50%

100%

28

生活污水进管网行政村比例

58%

80%

29

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

99%

100%

30

村庄绿化覆盖率

29%

≥30%

31

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占比

30%

≥40%

32

集体经营性收入达万元行政村占比

47%

≥90%

33

乡镇GDP占比

40%

45%

34

示范家庭农场率

15%

40%

35

示范农民合作社率

12%

15%

36

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25000

≥35000元

农民

农民

状况

37

高素质农民培训

——

300人/年

38

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占比

53%

60%

城乡

融合

产业

融合

39

城乡居民收入比

1.96:1

1.8:1

居民

融合

40

城镇化率

80%

85%

41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93%

100%

42

农民新农合参保率

98.5%

100%


第三部分规划设定

第五章 布局五项重点

对照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十四五”期间,邗江区农业农村工作应围绕以下五项重点任务开展布局。

一、提升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要积极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支持公道、杨寿、甘泉、方巷等地开展率先开展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示范,着力为全区探索“农业现代化”的路径、积累“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一)加大农业综合产能建设

“十四五”期间,邗江区以创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主抓手,着力提升主粮以及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确保主粮100%的自给率,油料的自给率提升到80%以上,把粮食的稳产保供当做头等大事(见附图5

首先,鉴于邗江秋粮水稻播种的近全覆盖的现实状况,邗江区应在夏粮生产上做文章,重点提高小麦以及油菜的播种面积,杜绝夏季抛荒现象。

其次,积极推进“科技入户”工程,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加快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充分利用扬州“两校五院所两中心”的农业科研优势,整合农业科研资源,形成农业科技创新保证,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加快农业技术集成,实现农业科技和生产力的提高。

第三,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高效的农业机械、农业信息装备等工业技术成果,坚定不移走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提升产能的科学种田道路。

第四,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种业研发保护,通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来真正落实稳产增产和基本初级农产品的保供。
“十四五”期间,邗江区应坚持市场导向,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力度,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重点发展优质粮油、有机蔬菜、特色林果、特种水产和规模畜禽五大主导产业。在农业园区上,重点规划打造杨寿现代农业园、邗江粮食产业园、公道现代渔业产业园和槐泗镇蔬菜产业园的项目建设,发挥现代农业园区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1、粮油业

根据扬州市“十四五”期间“稳粮”的工作部署,邗江区应结合“两区划定”工作,在“十四五”期间积极调整“粮食功能区”和“油料功能区”的生产布局,以公道等北部镇为主体,适当提高优质水稻、小麦和油菜大豆的种植面积,严格控制基本农田抛荒,对于确实无劳动力、无积极性进行农业生产的小散农户,应加大土地流转集中力度,对于零散小地块要通过土地复垦建成适合大型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农田;同时积极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到2025年,新增绿色食品面积4000亩,省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将达到1万亩以上的规模,实现主粮自给率100%,油料自给率达到80%的目标,提高粮食储备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2、林茶果业

大力推进绿杨城郭,生态邗江绿化工程建设,加快建设沿江、沿运、沿河、沿路和农田防护林带绿廊,结合现代“乡村采摘游”,保护好扬州茶厂等传统特色茶叶产区,保持并提升邗江区森林覆盖率为邗江区的生态示范区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3、畜牧业

持续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普及行动,着力提升畜禽养殖自动化、智能化、生态化、工厂化水平,2025年底全区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积极争取央财项目“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年度资助,争创“生猪养殖示范区”。建立健全动物防疫防治体系,做好生猪稳产保供,突出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加大推进畜牧兽医信息化建设力度,形成覆盖畜牧生产、动物防疫、屠宰加工、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全过程的可追溯体系。加快公道现代化生猪产业集聚区建设,2021年起全面投产,年出栏商品猪10万头以上,猪肉自给率达80%。鼓励企业配套屠宰加工,向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销售全产业链方向发展。

4、水产业

“十四五”期间,长江和邵伯湖的禁捕对邗江区的传统渔业养殖影响较大。在保证邗江居民的日常水产品供应的前提下,邗江区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近郊优势,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的渔业产品。推进大水面生态保护与休闲渔业发展,鼓励从事“生产-体验-消费”经营模式的经营主体发展,以沿湖村为重心,探索渔业文化产品与产业发展结合的路子。做大做强已有知名品牌,增强产业优势,在提升水产品质量的同时做强水产品加工流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鼓励以“龙头企业+养殖小区”的模式推进渔业产业化,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以公道现代渔业产业园为重点,河蟹、甲鱼等特色水产品养殖区及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推广区;611省道以东、公道河以南区域,沿湖村为重心,以垂钓、体验、旅游、科普为主的休闲生态渔业区;611省道以西、公道河以南、扬菱路以东区域,杨寿涧两岸为重点,四大家鱼、“六小”品种为主的高效设施渔业区;以公道镇谷营村、方巷镇合玉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其他乡镇,水稻、龙虾共作为主的稻渔综合种区。“十四五”期间,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3.76万亩以上,稻田综合养殖面积稳定在5000亩以上,水产品产量保持在1.3万吨以上,确保扬州水产品供应市场的稳定

“十四五”期间,加大蔬菜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邗江区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科技化、品种特色化、产品绿色化”步伐。到“十四五”期末,在槐泗镇等有一定蔬菜基础的镇建成邗江区蔬菜基地,保证邗江市场的时鲜蔬菜供应。

6、农业服务业

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业,推进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农资连锁经营,培植农产品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拍卖交易等现代流通业态。“十四五”期间,在甘泉、公道农机服务队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农机服务产业,提供全省范围内的农机跨区作业和农业信息服务。

(三)实现农业绿色生产

“十四五”期间,邗江区农业绿色生产的主方向

1、秸秆综合利用

邗江区秸秆综合利用还不够,每年各镇(街道)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秸秆禁烧上,但效果还是不明显。很多地方都是找废弃池塘或者挖坑掩埋,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十四五”期间,一方面要巩固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成果并实现常态化,另一方面要推进秸秆全量化利用,建立秸秆多种形式利用服务体系,形成“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经纪人+农户”的秸秆收储模式,建成“组有存放点、村有贮运站、镇有收储场”的三级收购网络。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引导农民秸秆全量还田。开展沼渣沼液肥料化利用及畜禽粪便腐熟还田,全面提升耕地环境质量。以农村沼气建设与秸秆多种形式利用项目实施为纽带,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绿色发展。到2025年,全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5%以上。

“十四五”时期,邗江应大力推动不同类型农业产业延伸整合、上中下游各个环节有机衔接,提升农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推进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提升农业价值链。创新现代流通方式,积极开辟长三角都市圈市场,全力打造华东地区“中央厨房”。加快构建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现代农资综合服务体系,优化农业供应链。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物流企业、休闲农业企业等融合发展主体,支持一产“接二连三”和“跨二进三”,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依托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批发物流园区等载体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设计,合理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建立合作共赢机制。积极采取以奖代补、贷款担保、贷款贴息、产业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吸引工商资本投入农业,提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十四五”期间,邗江应通过信息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向农业领域渗透、扩散,大力发展基于电商平台的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定制农业,引发一二三产业串联融合,在农村催生农业电商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农村电商的基础网络建设,加快实现内循环的末梢激活,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现代商业服务;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强化特色经营产业与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推动本地电商企业与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机对接,推进优质农产品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形成农产品进城和农资、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培育一批农村电商龙头企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镇(村),推进农村电商集聚发展,实现邗江区农村电商运营中心、乡镇电商服务站、行政村“一村一品一店”全覆盖。“十四五”期末,农产品电商平台销售额突破15亿元。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依托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等农业产业载体,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打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和平台载体。规划建设一批新型农民创业园区,加快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建设,提升园区从孵化到产业化的全链条企业培育能力,构建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到 2025 年,创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1个以上。

三、确保农民富裕富足,推进农民的现代化提升

(一) 增加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的集中体现就是农民的生活富裕,具体表现为提升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增收,消费水平实现提升。邗江区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做好以下两点

1、巩固整体脱贫成果

继续按照《邗江区关于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实施意见》,巩固好邗江“十三五”脱贫攻坚的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毫不放松抓好扶贫开发,按照脱贫后“四个不摘”的要求,以“贫有所济、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为目标,确保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兜牢政策保障底线,对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农户确保至少“一户一人就业”。建立防贫返贫联动机制,部门联动动态监测四类重点贫困潜在人群,将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贫户定为精准防贫重点监测对象,全力确保低收入人口应保尽保。

2、提升农民的非农收入

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农民的非农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非农收入。

“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各方投资,大力发展乡镇社区的二三产业,特别是在1 个省级农业园区、7个市级农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现有农业产业园的平台内涵建设,创造出满足农民需求的非农就业岗位。

“十四五”期间,通过农村的非农就业,结合“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实现农民收入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率,力争到“十四五”期末把城镇居民和乡村民的收入差距比从期初的1.96降低到1.8以内,农民的人均年收入提高到3.5万元以上,同时带动农民消费水平持续提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低在25.5%以下。

(二)培育高素质农民

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一方面把有农业技能、农业爱好的农民进一步培养成有现代科学内涵的高素质农民,如农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机械化操作手、农业信息化智能化专业人员;另一方面,把大量的农民富余劳动力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到乡村二三产业中去,成为乡村二、三产业上的技术工人、服务人员。

“十四五”期间,邗江通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完善农业农村人才发现、培养、评价、激励机制。持续培养以“三带”人才为样板的乡土人才典型,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积极组织参加传统技艺传承讲堂、现代农技致富讲堂、技能人才大赛等活动,充分发挥人才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全面普及农村青年九年制义务教育,90%以上的农村青年接受高中以上教育,使得一批接受过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素质农民从事现代农业、乡村产业。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探索建立高素质农民职业证书制度,形成多元化农民培训体系,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十四五”期间,高素质农民培训人数达300人/年以上。

四、加大城乡融合力度,助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包括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在内的“五大振兴”,关键在于打破城乡二元格局,破除资源、生产要素流通的壁垒障碍,实现城乡发展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的同步性,产生城乡协同效应和共振效应。“十四五”期间,邗江区根据自身实际应在产业发展、城镇发展、人才共享、壮大集体经济四个方面加强融合,健全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市场逐步统一,通过建立并争创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引领邗江区城乡融合发展,结合《邗江区乡村振兴规划》设立乡村振兴综合实验区以及先导区,激发农村内部发展活力、优化农村外部发展环境,实现邗江乡村振兴。

(一)围绕一产优先做文章,布局“产城融合”

产业兴旺是实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关键。“十三五”时期,邗江乡镇工业在全区工业经济中的占比约60%,通过乡镇工业产业的引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就地安置,保证农村居民工资性非农收入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

“十四五”时期,邗江应进一步发挥各乡镇的产业基地作用,抢抓“退城进园”的战略机遇,积极布局乡镇工业集中区的招商引资,利用乡镇工业集中区跟扬州市区距离近、卫星镇的优势,布局好“产城融合”,实现“产镇融合”。最终以扬州市区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发展产业经济,以邗江乡镇为产业载体,驱动邗江的城市更新和价值提升,实现邗江经济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乡镇工业的方向上,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应在体现优势的前提下,做大做强本地的优势工业,特色鲜明、错位发展。

(二)围绕新型城镇化做功课,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在发展好城镇工业集中区的基础上,吸引大量非农就业后,必须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城镇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在城镇一二产业的农村居民到城镇就业安家需求。乡镇工业吸引到人,新型城镇必须留得住人。邗江的新型城镇化应在《扬州市“十四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规划》、《邗江区城市建设总规》、《邗江区村镇建设规划》等指导下,通过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新型城镇的功能和承载能力,提升新型城镇的公共服务覆盖,最终形成“1+1+N”(1个邗江主城区,1个西区新城,N个卫星镇)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到“十四五”期末,实现城镇化率达到85%的目标。

加大城乡融合发展,近郊镇要积极转型街道化,远郊镇要实现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化发展。“十四五”期间,邗江区要实现两个以上近郊镇的街道化转型发展。只有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才能让农村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更注重农村内涵建设,坚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

(三)围绕城乡人才,形成双向流动格局

“十四五”期间,邗江区将把农村人才培养摆在重要位置,内培外引并进,促进各路人才向农村汇聚,实现人才强镇强村。加快建立农民市民化体制机制,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保障农民进城入镇基本就业和生活,同时建立城市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吸引城市专业人才返回乡村创业,以乡情为纽带,鼓励有一技之长和一定经济实力的在外地的优秀人才回乡创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员回乡任职,鼓励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行业能人返乡投资兴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建立健全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

(四)围绕壮大集体经济,形成强基效应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村级集体经济的振兴。“十四五”期间,按照《邗江区进一步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要求,继续鼓励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持续推进“千企联千村 共走振兴路”共建行动,创新集体资产运营机制,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确保到2025年底全区9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0万元以上,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同时无债村100%。

五、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是农村产业现代化、农村生态现代化、农村文化现代化、农村治理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现代化等的“五位一体”。在全区大力推进“三变五合”改革,最终促进资源整合、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产业发展。

(一)加大基层治理改革力度

“十四五”期间,扎实推进基层治理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对于乡镇冗余机构部门大力清理、职能合并;开展“合村建居”探索,对传统村组进行扁平化布局、社区服务化发展改革;推进镇域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广“镇财区管镇用”,确保基层政权高效运转。

(二)发展农村公共服务

“十四五”期间,加大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的公共服务改革力度,推动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向农村布局,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公共服务配套的均衡化,社会保障衔接并轨加速推进。

1、农村教育

坚持农村义务教育“以区为主、兼顾偏远”的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镇级公办幼儿园全覆盖。推进农村中小学办学标准化建设,加快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开展城区优秀师资乡镇轮岗支教制度,大力提升乡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推进乡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乡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乡镇普通高中资源供给比例(农村青年接受高中以上教育比例)达90%以上;开展农村居民共享城区优质学区资源指标的探索。

2、农村医疗

实施健康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急救站建设,打造北山片区15分钟急救圈。加快乡镇卫生机构提档升级,改建新建各乡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二级医院创建为抓手,提升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服务水平。坚持农村医疗统筹化改革方向,发挥出新农合的改革优势,做到小病急诊立足镇、大病重症及时进市区诊治。“十四五”期间,新农合参保率100%,同时改革新农合管理,杜绝“小病大治”现象,降低过度医疗导致的新农合费率畸高增长。

3、农村养老

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完善公办养老机构托底保障作用,发挥社会力量主体作用,建成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生活照料、护理康复等多级多样养老机构,推动老年人就近就地享受优质养老服务。到2025年,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低保等标准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城乡医保参保率达95%以上。

(三)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十四五”期间,积极探索集体拥有产权的农田水利设施、林廊绿网、河网、湿地、水库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

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改革,因地制宜采取产业增收、资产盘活和混合经营等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完善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等权能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完善村级财务核算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全力转化经济薄弱村和经济欠发达村。改造提升村集体现有的闲置或发包价格明显偏低的旧厂房、旧村部、旧校舍、旧仓库,重新盘活利用。持续完善新建购置标准化厂房(或三产商业用房)、兴建光伏发电等扶贫项目,增强村级集体自身“造血”功能。通过招商引资,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集体积累较多的村,可在国家政策和严格管理的前提下,实施资本经营,以投资参股形式分取红利,或到乡镇工业集中区兴建标准厂房出租,实现保值增值;加强村集体的内部管理和民主监督,清收集体或农户历年的往来欠款,努力化解村级债务,增加集体积累,增强发展活力。

推进1-2个镇(街道)开展农村集体用地入市试点,土地流转进场交易率达100%。到2025年,全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实现全覆盖,“三会”机构规范运行,分红覆盖面达40%,村务监督委员会实体化、规范化运行率达100%。

(四)完善农村土地改革

“十四五”期间通过加强新一轮的农村土地改革探索,保障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成果。在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土地是农村最大的优势、资源、潜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最有力的工具就是盘活土地,尤其是闲置的集体土地、废弃宅基地等。

1、农业用地(承包地)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巩固邗江区“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成果根据《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条例》精神,开展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制度试点,及时化解矛盾在确保农民的长久生计和农村的长期稳定的前提下,推进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适度土地规模经营,通过承包地使用权的转让、入股和土地整理,吸引城市资本和人才下乡,形成一批农业专业经营户和中小规模农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参与度。

2、宅基地

根据农村宅基地管理相关政策精神,加大农村宅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做好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坚守“一户一宅”等相关管理规定,把宅基地管理和与旧村改造、土地整理、宅基地复垦、集中居住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十四五”期间,邗江区通过制定完善宅基地使用和建房审批制度,完善宅基地权益保障和取得方式,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建立健全“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宅基地管理制度,建立农村宅基地管理监督检查队伍2022年,争取1-2个镇(街道)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十四五”期末实现对试点成功经验的局部推广。

3、集体建设用地

集体建设用地是邗江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在满足农村公益事业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管好用好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通过采用土地入股等创新手段,把新增的经营性建设用地与提供指标的相关村集体的收入挂起钩来,确保农民和村集体均能分享提供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带来的增值收益;根据省市部署,积极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将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一定比例用于农业农村,全面实施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提高集体建设用地中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宅基地及农房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五)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十四五”期间,邗江区将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创新开展农业担保、农业保险、乡村振兴债券和农村确权资产的抵押贷款等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下乡,盘活农村资产,搞活农村经济,输送新鲜“血液”。


第六章 聚焦五大工程

“十四五”期间,基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两大任务,在重点工作之中,邗江区将聚焦实施以下五大工程:

一、农业现代化——主粮基地工程

“十四五”期间,邗江区应按照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在主粮面积不减、耕地质量大幅提升的前提下,巩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两区”划定面积,建设好区域主粮生产基地,确保区域主粮自给。

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根据上级政策继续优先开展严格的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十三五”期末的高标准农田现状基础上(见附图7),通过“万亩良田建设工程”,提升土地的集中度,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田间道路建设,实现机耕路与乡村公路相连接、主要路段基本硬质化,满足大中型农机无障碍进田作业要求;集中力量开展土地“二次方整”、农田水利、土壤改良、配套电网林网等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节水高效、适宜机械作业和信息化管理的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现代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实现主粮生产基地内的零散村庄退出(退宅还田)、退林还田、退养还田。坚持藏粮于地,深化邗江区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工作,“十四五”期间提档新增完成0.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二次方整不适合大型机械作业的小田0.5万亩,建成2个优质稻米产业基地,优质稻米种植面积比例达到70%。

二、农业现代化——农业品牌提升工程

“十四五”期间,有重点、有选择地培育出邗江的标志性农产品。围绕标志性农产品产业进行农业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拓展、扩链、补链,标志性农产品取舍要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建立具有邗江特色的标志性农产品产业园,汇集标志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饲料、疫苗、生物产品、新品研发等功能于一体。不具备综合功能条件的,学习借鉴发达地区标志性农业产业的“源头在外”发展模式,围绕加工、品牌等某一功能进行强链突破。如黄珏老鹅的饲养环节,注重研究外包在内蒙等北方饲养基地的模式。

通过提升标志性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创建,把黄珏老鹅、槐泗猕猴桃、蒋王葡萄创成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邗江农产品品牌。

标志性农产品打造应坚持 “三化并举”和“三品”。一是依托目前传统产业园培育1-2个规模龙头企业,提高标志性农产品产业加工能力。龙头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加大对标志性农产品产业龙头的扶持和服务力度,推动龙头企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培育壮大规模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的竞争和带动能力。二是扶持发展标志性农产品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三是加强标志性农产品产业配套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全国性市场占有率。

对于标志性农产品,应着力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大力推进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突出地理标志,挖掘特色农产品资源。标志性农产品品牌思路上,可以“扬字号”公用背书品牌为引领,重点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优质企业品牌、知名产品品牌。在标志性农产品品牌孵化上,同步“一村一品一店”建设。具体品种选择上,可依据“老鹅”、“包子”等绿色优质农产品产业进行基地化、园区化发展,打造质量硬、标准化程度高的标志性农产品。到2025年,在形成标志性农产品的同时,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到80%以上。

三、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工程

“十四五”期间,邗江应着力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档升级工程,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复式的机械装备,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秸秆机械化还田等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装备和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的耕、种 、收、植保、烘干、秸秆处理六大环节机械化装备水平,着力推动农机新型服务主体发展壮大,持续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立足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基础优势,在环节延伸、装备升级、机艺融合、设施提档、服务转型等全方位发力,打造升级版的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聚焦区域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选择配套适宜的主要环节机械装备,加大新装备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提升种植、养殖全程机械化水平;组织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推广活动,主要作业环节实现全程机械化,实现良种、良法、良地、良机融合配套,集中机艺各方优势打造一批绿色稳产提质增效“示范片区”;建立区级智能农机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实现区域内机械化生产、作业、服务等相关信息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以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农机作业便利化为出发点,加快设施大棚、机耕道、排灌沟渠等设施新改建,提高设施“宜机化”水平;依托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农资统购、培训咨询及贮藏加工、产销对接、金融对接等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综合性服务。

着力巩固国家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实施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以设施蔬菜、设施渔业和高效园艺为重点,突出基础、通用型设施农业装备的推广,推广以多功能管理机、静电喷雾机为代表的园艺机械,以粪便处理机、饲料加工机为代表的畜禽养殖机械,以投饵机、增氧机、清淤机为代表的渔业机械。大力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粮食低温烘干机。加快规模养殖场标准化设施改造工程,更新升级喂料饮水、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疫病防治、生产过程物联网监控等设施设备。

2025年,建成智能农机示范基地2个,建成邗江区农机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新改建1亩以上的“宜机化”无立柱设施大棚20个,建成特色农业机械化标准示范园3个,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个,建设废弃物处理或病死畜禽集中处理站2个,主要农作物农机农艺融合全程机械化示范点2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88%以上,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到60%以上。

四、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工程

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积极挖掘高质量乡村文化旅游素材,培育乡村文化旅游市场。

邗江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网络、多样的产业特色,独特的区位优势,这些是邗江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基础。“十四五”期间,充分利用现代生态农业的自然生态景观,配套建设一批市民休闲旅游服务设施,发展一批集观光休闲、文化科普、体验参与、旅游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观光休闲基地。

在区域布局上,邗江区应根据自然资源特征和现有农业产业分布格局,因地制宜重点打造“一带一区一湖”(城郊农旅文化休闲观光带、沿湖特色精品休闲观光区、北湖湿地公园),重点打造汊河、蒋王、新盛、杨庙、甘泉、西湖、杨寿、方巷、槐泗的城郊接合部农旅结合文化休闲观光带(见3),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水韵扬州”的工作部署,发展水韵观光项目。“十四五”期间,整体休闲农业综合收入年增长率达10%以上。

其中,甘泉可以围绕“樱花节”的丰富活动,打造爱情天使的主题乡村旅游;蒋王依托“都市农业观光园”,开启市民乡村旅游的“种菜新模式”;瓜洲做大“春江花月夜”主题游,把江景公园打造成市民节假日休闲好去处;方巷镇沿湖村,作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中国特色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最美渔村”,应继续做强特色旅游;北湖湿地公园作为是邗江区在建规模最大的湿地保护公园,“十四五”期间打造成扬州市民乡村生态游的主打产品,积极发展农业“+互联网”、“+生态”、“+旅游”、“+创意”、“+文化”、“+康养”等模式,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

“十四五”期间,邗江区应积极申报发展一批“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镇”,打造出休闲农业精品线路8条,通过重点工程打造,实现年接待游客250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2.5亿元以上。

五、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工程

在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乡村振兴中,乡土人才的培育是一个长期化、系统化的任务,邗江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乡土人才培育,一方面要筑巢引凤,吸引本地在外的大学生“凤还巢”,回乡就业创业;另一方面为没有离乡在本土发展的中青年提供职业培养规划,让越来越多的“田秀才”“土专家”“新农人”等乡土人才破“土”而出,走向台前、抱团作战,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成为发展乡村产业的主力军。通过项目资助、创业扶持、平台搭建、

职业培训等政策举措,支持有能力的乡土人才办企业、兴实业。

“十四五”期间,邗江区大量的老龄农民将会加速退出小而散的农业生产领域。土地的集中流转、大户种植、全程机械化、农业信息化等必须加速推进。因此,应把懂现代技术、会现代农业设备操作的高素质农民的培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引导各类高素质人才向乡村流动,积极应对邗江农村十年后谁来种田的问题。

与扬州大学、扬州市职业大学等院校建立常态化的高素质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商定适合邗江农情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方案。“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各类高素质农民培育1500人次以上。

第四部分规划保障

第七章 规划保障

一、规划引领,强化落地落实

“十四五”期间,邗江农业农村工作将以《邗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指导,以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国土空间利用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为依据,配合协调,统筹发展,充分发挥出上位规划的引领作用,群体规划协同发力,保障邗江区“十四五”主要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实现。

区农业农村局及相关部门、各镇(街道、开发区)在本规划的引领下,拿出各自的五年实施方案,逐年推进。通过一张蓝图绘到底,扎扎实实推进规划总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布置的一项事关下个一百年战略开局的重大工作。邗江区将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的要求,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农”工作组织网络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倾注更大的精力,通过有效的组织网络来抓部署、抓督查、抓落实,保障政令畅通、政策到位。区级成立《邗江区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委办、区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文明办)、人社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发改委、统计局、国家邗江调查队、交通运输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水利局、供销联社、政法委、民政局、住建局、自然资源与规划分局、城管局、生态环境局、教育局、文体旅局、卫健委、医保分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统筹推进“十四五”期间邗江农业农村发展工作。在区农业农村局设立《邗江区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协调、政策制定、任务分解、指标监测、考核督查等工作。区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镇(街道、开发区)也将建立相应机构,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有计划地组织推进,确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相关情况,协调有关问题,形成高效及时、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三、经费保障,强化优先发展

“十四五”期间,邗江区在保证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建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农业政策补贴体系,完善生态补偿等“绿箱”政策;加快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增大农业信贷担保规模;对于农业保险要提标扩面,逐步扩大地方农业特色险种的覆盖面,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形成有效的农业风险和预警体系。

在具体经费筹集使用上,要以社会投资为主,同时认真落实中央、省已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贯彻执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与完善多元化的“三农”投入新机制。

(一)加大农业产业发展投入

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十四五”期间,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市区“菜篮子”工程、农业“三品三创”工程、市级龙头企业、乡镇工业集中区、市级农业产业园区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

区财政积极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将科技三项经费30%以上用于农业科技以及扶持农业高科技产业发展上。坚持藏粮于技,积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到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

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运用贴息、补助、奖励等多种手段,在2020年区级财政“三农”专项投入5.7亿元的基础上,实现年10%的增长目标。

(二)鼓励社会主体的多元化投入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三农”投入,统筹推进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和支农惠农机制建设,引导农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创新金融产品,优惠设立贷款利率,放大担保倍数,加大涉农贷款与担保力度,有效增加涉农资金供给,全力支持区域“三农”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农业保险政策,推动农业保险增品、提标、扩面,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到2025年,全区主要种植业承保面达95%以上,高效农业保险占比达60%以上。

(三)保障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投入

“十四五”期间,把近郊镇、社区的社会事业发展融入到市区的事业发展中来。对于远离市区的瓜洲、甘泉、杨寿、方巷、公道等五个镇的文、教、卫、交等农村事业发展要重点投入,在确保事业费的前提下,科学管理、合理布点以提高农村公共事业质量。

对于镇区已经跟市区融为一体的近郊镇蒋王、杨庙、汊河、维扬、双桥、竹西、槐泗等镇的教育、医疗,纳入城区教育统筹布局以及管理。

(四)加大农业农村现代化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加大农村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建立“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落实财政支农资金“三个高于”政策,到2025 年,确保区级土地出让金纯收益50%用于土地整理复垦、耕地质量保护、农田水利建设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土地开发等“三农”工作。区财政安排的支农资金以及向上争取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小农水、农业园区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优先用于各镇现代化新农村集中区建设。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党员干部“双带双创”培训等。建立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探索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五)加大招商引资等工作力度,实现国家、省市农业专项投入以及社会投入大突破

“十四五”期间,新的农业生产机制和农业现代化生产模式、农村现代化的生活模式下会出现大量的创业机会,需要大量新的社会资本进入,这就对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邗江应抢抓机遇,大胆解放思想,创新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方法,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龙头企业、乡镇工业集聚区建设为吸引城市工商资本的有效载体,精心包装招商项目。采取传统招商形式与新型股份合作等现代招商形式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方式。

同时,积极发挥国家、省市财政支农资金作用,推动农业开发项目等农业专项落户,放大农业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形成农业多元投入机制。相关单位、部门要在政策、审批、信息、融资、人才和创业载体建设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构建绿色通道,不断优化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环境。

四、严格督查,强化考核保障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和工作推进机制,加强政策衔接和工作协调,各镇(街道、开发区)、各部门根据本规划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分步实施,形成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规划的考核监督和激励约束,将相关指标纳入镇(街道)及部门年度绩效考评内容。加强督促检查、监测评估,强化目标管理考核,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区农业农村局要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会同区相关部门加强督查力度,各相关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加强业务指导,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农业综合执法单位应“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以人民为中心”,协同其他部门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执法力度;农业综合执法单位一方面确保生产出安全优质的农产品、维护住农村的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加强执法自律,确保公权力在制度约束下发挥作用。

五、优化政策,强化要素保障

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落实种植养殖、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各个层面的优惠政策,积极上争各类农业项目和政策支持,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财政部门要整合资源,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统筹安排和编制本级以及各部门投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创建的资金预算。鼓励和引导社会金融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基础动力。土地供给,优先向农业农村倾斜。

六、协同创新,强化科技保障

充分发挥区内农业科教资源优势,围绕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技术,创新合作机制与模式,协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充分发挥邗江区专家领衔的农业科研团队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科研条件平台资源,调动邗江内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各种农业科研服务平台科研人员积极性,整合区域内科研人员激励措施,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有效推广,为全面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提供技术支撑。

七、培育队伍,强化人才保障

“十四五”期间,邗江应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干部队伍,建立起强大的“三农”干部组织体系;同时,积极引进农业农村高端骨干人才,下力气培养一批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以及实用技能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扩大高素质农民培训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村合作组织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等农村生产经营管理人才;鼓励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积极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名词注释:

1.三品三创:是指农业生产中抓好品种、品质和品牌“三品”做好农业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三个创新”

2.三化并举:是指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土地股份化,农业集约化。

3.五治融合:农村基层治理中要把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作为基本治理方式,进行系统融合。

4.三变五合三变指的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五合指的是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建资产股份合作社;探索土地承包“三权分置”,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挖掘乡村旅游潜力,组建旅游股份合作社;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组建劳务股份合作社;整合农村资源建设蔬菜大棚和养殖大棚等,组建置业股份合作社

5.统一分:统一流转土地、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投入品管理、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营销、统一产品销售、分配大棚到户的经营管理模式。

6.五大振兴:是指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对应着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

规划附图

附图1 邗江区划图


附图2 邗江区位以及328科创拓展方向图


附图3“十四五”邗江农业规划图

附图4 “十四五”邗江农村规划图

附图5 “十四五”邗江主粮产区规划图

附图6邗江区生态红线


附图7邗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

隐私保护  |  版权声明  |  保密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络备案号: 苏ICP备05048989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075号

运行管理:扬州市邗江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网站标识码:3210030001 网站支持IPV6

版权所有: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政府